農忙時期帶著太太返鄉幫忙農務工作,家鄉三合院「門口庭」是曝曬稻穀的地方,我與父母親在赤熱火紅的太陽下,每半小時翻弄稻穀,讓它曝曬乾燥之後,等待稻商來收購,這就是我們耕作辛苦,回收的代價,也是經濟來源之一。
叔叔─林啟浴(後排左),大哥─林杉標(後排右),二哥─林杉彬(前排左),堂哥─林志明(前排右)。1956年攝於自家另一座85年歷史(日據時代─閩南式建築物),整修前的三合院古厝。
(下一張圖片是不同年代,但是同一個位置拍攝)
家鄉三合院古厝是祖父留下的資產,他九十歲時仍然幫忙農務工作。祖父在自家另一座85年歷史(日據時代─閩南式建築物),整修後的三合院古厝與曾孫玩樂,享受天倫之樂,感覺非常幸福、美滿又快樂。目前他旅居天國不再回來,我們家族對他的想念,只有懷念特別多!(相片20年前拍攝的,兩位曾孫─秀敏、子傑都已經大學畢業)
1973年春節全家福攝於老家三合院古厝。弟弟(正本-左一)、二哥 (杉彬-左二)、姐姐(秋香-中間)、大哥(杉標-右二)、正言(右一)。
1971年家鄉三合院古厝後院整修前(左),整修後至今(右)。
2011/11/28「家鄉三合院古厝」屋瓦翻新後的房舍彩繪、換裝全景。「公廳」粉刷、彩繪、變裝後,感覺清新、幽雅、整潔、漂亮,一切脫胎換骨,煥然一新,也立刻展現新風貌!
凌晨父母親已準備三牲四果要祭拜「天公神明」,為明天農曆10/15神明壽辰,一系列村莊廟會活動,提前作業。
三合院古厝「門口庭」提供小孩子休閒、運動活動之場所,1995年農曆春節,到城市打拚的家族成員回到家鄉團圓,《左上圖相片》二嫂、子毓、欣怡、媽媽、子傑、子民、逢源。
2014年4月11日竹園一甲子系列活動,台中一中美術班在竹仔腳的寫生活動,由學生在我老家圍牆(左側),將實景彩繪在畫布上,呈現出漂亮的美景。
「家鄉三合院古厝」屋瓦翻新,房舍彩繪換裝,展現新風貌!
「家鄉三合院古厝」座落於嘉義縣鹿草鄉竹仔腳村落,在這裏家家戶戶擁有相類似閩南式三合院住宅,三合院是台灣農村的傳統建築,一般農民仍以居住三合院為主。祖父於民國30年代委請唐山師傅監造,由本地工匠施工,建材木料取自嘉義阿里山檜木,搭配家鄉的竹材為骨架,利用紅磚砌成的三合院建築,外牆為土、斗砌磚牆的承重牆身,以紅瓦覆蓋,簡樸的呈現出,這獨特景觀造型。過去中國農家住宅建築最著名的就是三合院,台灣農家仍繼續延用,大多數農家建造屋舍之時,都做了長遠的計畫,預留未來發展的空間,先以一字,一條龍正身建起,之後在一條龍三間起兩端加上稍間成為「五間起」。在台灣的三合院,其實內部的格局大多是大同小異,而房間的次序多半是依家庭中長幼尊卑順序之別來決定的。三合院式的建築的規格,充滿了人情倫理,正身的正中間稱為「正廳」俗稱「公廳」,是供奉神明、祖先,也是招待來賓的所在。正廳左右兩側的房間是父母的居室,正身兩端通常是廚房,左右護龍由輩份較低的人居住。(護龍在北方稱為廂房,在南方則稱為橫屋),若是人口愈來愈多時,則會增加「護龍」以解決住的問題。
過去我們的家也是個大家族,由伯公、祖父以及三叔公共同組成,伯公掌握家族最高權力核心,主掌行政及家務事宜,他是位德高望重的長輩,祖父及三叔公,分別負責農務和對外聯絡窗口,其餘的家族成員都是安排在農業耕作及家務工作上,雖然生活辛苦,大家過的甘之如飴。我們共同生活在鄰旁一棟擁有85年歷史三合院古厝裡,後來伯公、祖父、三叔公家產分開,各自成家立業。祖父為了解決住的問題,才在這裡大興土木建造這座「坐北朝南」具有冬暖而夏涼的三合院。它的特色就是居家「門口庭」,平常是曝曬農作物如稻米、土豆、綠豆、玉米、大豆、甘藷簽、蘿蔔乾…等之用,也可以提供小孩子休閒、運動活動之場所,或排桌請客之用。一般正身與護龍之間有「巷仔路」,這個巷仔路通風良好,夏天可在這裡乘涼、聊聊天、下祺、喝下午茶、聆聽音樂、彈吉他娛樂…等。祖父與子孫在這裡生活,渡過歡樂的時光。當時的台灣是一個農業社會,因為台灣剛脫離日本政府統治不久,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工商業、經濟逐漸起飛中,那時候的農村社會裡,生活仍然貧苦,大多數青壯年都出外謀職,叔叔們為了自己的事業決定搬離了老家到城市打拚。而我爸爸因為是長子的關係,留下來與爺爺守護著三合院的老房子,還有為爺爺辛苦努力耕耘的那些土地繼續保存下來而工作,爾後幾年我家兄弟四人,一樣陸續搬離了老家到城市謀職,只留下父母親,住在85年歷史的三合院古厝裡,並看管、維護著這棟祖父遺留下來三合院古厝,因為期待有一天叔叔們退休後,再度重溫舊情回到家鄉生活,馬上擁有一處歸屬落腳地。
「家鄉三合院古厝」歷經 一甲 子的歲月,似乎已經留下歷史的痕跡,屋頂裝飾逐漸消失了,屋簷、屋瓦有的頹傾衰敗,每逢颱風來襲,刮風下雨,出現漏水現場,甚至於屋瓦被掀開的情形。為了能夠將「家鄉三合院古厝」保存下來,維持原貌,家族決議屋瓦移除翻新。於是我與叔叔們商議後,馬上發包這項工程,並在2011/11/2 施工。完工後發現屋瓦新品與原本橫樑、牆面、房屋樑柱,新舊夾雜顏色不協調的迥境。然而我經過思考後,當機立斷,決定幫房舍粉刷彩繪換裝,利用我的年假,取消原本計劃到「印尼—雅加達」活動行程,就這樣台北—嘉義來回三趟DIY自行粉刷。雖然11/9連續下雨六天,中斷我的工作進度,但是第三趟回嘉義時,趁著天空作美,連夜趕工,完成「家鄉三合院古厝」屋瓦移除翻新後的房舍彩繪換裝,一切脫胎換骨,煥然一新,也立刻展現新風貌!施作期間,特別要感謝太太資助我「台北—嘉義」高鐵車資、油漆及另料費用,並鼓勵我去維護「家族三合院古厝」的保存價值,這樣的鼓勵轉換助力,激起我一股無形的動力,去完成這項任務。對於這棟老舊的三合院古厝不管是一磚一瓦、大大小小的細節,它的特色種類、屋簷、屋瓦,還有格局、牆面、裝飾…等等。其實都有那份情感或特別的感覺,代表了爺爺留下的寶貴資產,家族都有權利義務去守護著它。~願與家族成員共勉之~
林正言寫於2011/12/1
※請點入影片瀏覽觀賞﹕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xb7PL-S9Jc
以下影片動態說明如下:
「家鄉三合院古厝」屋瓦翻新後的房舍彩繪換裝全景,前端居家「門口庭」,走過正身與護龍之間的「巷仔路」,左側一棟擁有85年歷史三合院古厝,媽媽在後門為我準備回台北路上的點心,放入我的行李,母親的愛心總是要接受。11/9仍然下著雨,但是要連夜趕工,完成「公廳」室內的粉刷,因為今夜凌晨父母親已準備三牲四果要祭拜「天公神明」,為明天農曆10/15神明壽辰一系列村莊廟會活動提前作業。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