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編曲研習營c.jpg 

【2014/02/08(六)中部場:台中市沙鹿區深波圖書館─摘自陳永鑫FB 

活動內容與講題大綱─主講人:陳永鑫

一、改編的意義

二、為吉他改編樂曲的準備工作

1‧作曲、編曲者需要什麼程度的吉他演奏技巧及樂理知識。2‧基礎樂理。3‧重新認識吉他。4‧彈奏技巧與樂曲的關係。

三、基本改編:先找出想要動手的樂曲,確定編曲目的。

1‧調性的決定。2‧節奏的決定。3‧和弦的決定(2‧3根音的進行etc)。4‧其他(歌曲改編的注意事項) 。

四、進階改編

1‧樂曲的原意與新意。2‧轉調與變調。3‧節奏的變化與特殊技巧運用。4‧和弦的變化與聲部的進行。

◎改編給二重奏、三重奏的思考與方法,改編給更多聲部的小型吉他樂團,加上其他樂器或人聲。

五、實際現場習作,發表與討論時間。

編曲研習營b.jpg

【2014/02/08(六)中部場:台中市沙鹿區深波圖書館─摘自陳永鑫FB 

前言─"吉他編曲、作曲研習營"的規劃

   對一般作曲家來說,如果本身不會彈奏吉他,則為它寫曲、編曲的可能性很低。即使寫出來,可彈奏性也常會大有問題。但如果作曲、編曲者與吉他演奏家配合,加以試彈、修改,有時候甚至可以創作出特別優秀、甚至具有新意且能開發演奏新技巧的好作品。以目前的情況而言,絕大部分的吉他樂曲的創作與改編是出自吉他演奏者之手。在這些作品中,包括演奏會上常聽得到的曲目,大概超過60%是改編曲,僅有不到40%是專為吉他所原創的曲子,台灣的情況尤其明顯。我們可以隨手到網路上找幾場音樂會看看曲目就知道。這些錯誤因為常發生在較簡單的、做為初級練習用途的曲子上,對初學者的樂理概念與演奏技巧都將造成不小的不良影響。想像建立在這樣基礎上的吉他彈奏者,欠缺對樂曲的分析能力,彈奏習慣也被不良樂曲所影響而養成,而當他想編曲或作曲時,能怎麼做呢?

還有,這些改編樂曲很少發揮吉他特性。就以調性來說,C調或Am是極為常用的,或者應該說,過度被使用的調。其實,一首樂曲,在改編給吉他的時候,經常要移調。移調的基本原則是讓旋律與和弦更容易分別地完整呈現,不要打架,不要太多犧牲。例如AIbeniz的Asturias原本是G小調,吉他版改成E小調,除了讓演奏容易之外,各聲部的完整性也能得到極佳的效果;許多歌曲的改編,找出合理的調來改編,也是一首好的改編曲必需的考量。低音第6弦E(Mi),調成D(Re),容易演奏D調或D小調樂曲,可輕易利用3條低音弦得到I級和V級的根音。諸如此類的定弦、移調觀念,一直被許多編曲者忽視。其實,在改編樂曲給吉他演奏時,多方的思考、嘗試,可以得到較具意義的結果,我的意思是,較有意義、甚至能傳承、傳播的樂曲。例如Llobet、山下和仁、Dyens、竹滿徹等的改編曲,基本上都是值得當作經典的「創作曲」。

那麼,要考慮些什麼?要嘗試些什麼?例如,先摸過幾個調,找一個最適當的調來改編。確定調性的同時,要考慮如何呈現樂曲到底是要盡量忠於原作,還是賦予新意比較好?節奏變化的意義為何?樂曲如何表現層次感?這些都是值得改編者注意的。只有旋律加和弦,可能也不錯,但也可能因此忽略吉他的特性,包括技巧和音色等。多年來,台灣的吉他界對作曲比較陌生,對編曲卻相當熱衷,尤其是流行歌曲及一些耳熟能詳的古典小品。但是,其中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比較缺乏吉他技巧、特性的融入。這一點,是我一直想尋求志同道合的同伴共同研究的。

學習編曲的過程,可以學到許多有意思的東西:

1.樂理分析與應用不只用在編、作曲上,還能用在彈奏時的樂曲分析;

2.了解、分析並掌握樂曲風格,視野更多元;

3.對吉他技巧的認識與應用更精準,甚至能開發新技巧;

4.更認識音樂,當然,包括吉他音樂;

5.享受即興演奏、伴奏以及和別的樂器配合的樂趣…‥等。簡單的說,彈吉他絕對不只是要會動手彈,而是要會讀譜,讀出作曲者的心意,再用技巧來表現。而編曲與作曲,是這種讀譜能力的另一種表現。它是一種訓練方式,也可以是練習的成果。所以,我期待有這麼一個場合,舉辦編曲作曲編曲研習營,大家一起交流與分享音樂更深處的奧秘與趣味。

編曲研習營a

【2014/02/08(六)中部場:台中市沙鹿區深波圖書館─摘自陳永鑫FB

※改編的意義

「編曲」或「改編」兩字,換成「作曲」、「創作」,意思幾乎都是一樣的。為什麼你會想要編曲?世界上已經寫好的曲子不夠多嗎?還不夠彈嗎?答案就在你自己的心裡。因為,你希望彈自己的東西。因為,你有為一個人或一群人編曲的需求,而這一個人或一群人希望彈自己的東西。因為,你有好喜歡的樂曲(歌曲),而且想用手上的樂器表現它,但沒有人為它譜寫過你手上的樂器演奏的版本;或者,其實已有別人改編的版本,但是不合你胃口,或者實在編得不適合你的技巧限制。

總之,你開始動手改編。也許你只是拿起樂器,試著彈出你喜歡的樂曲的旋律;或只有單音旋律,或配上和弦,讓音樂聽起來更完整。但是你沒有把這樣改編的結果寫下來、記下來,過一段時間之後,你就忘了它。即使在摸索的過程當中,「一不小心」出現了好幾處讓你自豪、興奮的段落,但因為「忘了記」,所以很自然地在一段時間之後「忘記了」。加上彈奏時可能在自家書房、客廳,身邊沒人,所以能與你分享的人也闕如。

於是你開始想把這樣的發想記下來。你開始學記譜,開始記錄自己手指在指板、琴弦上的痕跡,開始讓腦中的靈感與空氣中的音聲變成可以閱讀的存在。這樣的成果不但可以閱讀,這具體存在的樂譜,讓你像油畫家一樣可以隨時刮除油墨、修改幾筆,讓作品越來越像你希望的樣子。你還可以將這樣的成果與更多人分享,因為你寫下來了。還有許多可能。你可能開始不只滿足於改編既有的樂曲,你開始創作屬於自己的音樂。你可能從自己的樂譜上看到自己的限制,包括技巧、樂理與音樂性的不足,你希望讓自己的東西更好。你可能在「閱讀」他人作品時,更能體會某些趣味,學習與模仿讓你感興趣的編寫技巧,進而發展自己的風格。也許,你就從「彈吉他」變成「玩音樂」的人,而且玩得很快樂、玩得讓自己的生活甚至人生更豐富。也許,你將領,悟到「改編」對你的意義。也許有一天,你將會很高興的開始創作自己的人生。

一、改編的準備工作:

如何將樂曲改編為吉他獨奏曲?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建議先了解自己的狀況:

1.你讀譜(包括五線譜、六線譜、簡譜、工尺譜等等)能力如何?

2.你寫過或記過譜嗎?(任何形式的記寫技巧都算。)

3.你對樂理的概念如何?

4.你訓練過自己的耳朵嗎?

5.你能掌握吉他的技巧嗎?

6.你有什麼記寫樂譜的工具打紙、筆、軟體?

了解這些情況,再問為什麼改編,會比較有具體的答案。

基本上,所謂學習古典吉他的人,常常有一個罩門,就是,沒譜就沒轍。民謠吉他的學習者,只要音感較好,平均在學習一年左右,就能「抓歌」。所謂抓歌,就是聽到一首歌,可以哼出旋律,甚至彈出單音旋律、記下樂譜以民謠的習慣,是用相對音的唱名記簡譜);然後「配上和弦」。配上和弦的意思除了找出較適當的和弦以外,還包括確定節奏、根音進行等技巧。但是,學古典的人卻常常面臨「不夠實用」的窘境。常常學了好幾年,連幫一首簡單的旋律伴奏的能力都有問題。雖然彈奏技巧幾乎可以保證是「優於」民謠吉他彈奏者卻缺乏即興、伴奏等能力,給人一種拘束、保守的形象。所以,讓我們先來學一些基礎的東西,但我們要講的不是「讀譜」的樂理,而是「寫譜」的規則。寫譜的目的如上所述,可以是為自己,也為了可以讓其他人使用,所以,一些該共同遵守的約定,能讓自己想傳達的意思更清楚。我們先從五線譜說起,先看看五線譜上我們會寫那些東西。

五線譜的身體一一骨骼與血肉骨骼就是基本的五條線,作為血肉的音符則書寫在線上或線與線之間,音高與其記譜位置是與聽覺心理和視覺一致的:低音往下,高音往上。如超過五條線所能記錄的音高範圍,越低的音就往原五線下加線,越高的音就加在上方。在手寫譜的時候,主要要清楚畫出音符的位置。不一定要整整齊齊地把符桿畫成很直的線,也不用畫一個正圓形當符頭。基本上,符頭帶點斜度會好看些,如果是黑頭,有時候可以略粗的短線或斜點代替。

吉他的泛音是非常有特色的。雖然聲音有些小,卻能製造迷人的氛圍,有時候有一種像音樂盒聲音的天堂般的音效,有時候也能表現

悠遠的哀傷。東方音樂尤其是漢人音樂的撥彈樂器,常用泛音來表現。泛音記法用菱形當符頭比較能直接標示技法,但是有些譜還是用一

般的符頭,然後在上面用記號標示(例如打個小自圈),或乾脆就用文字寫說他要彈泛音。泛音有時候會用弦和位置標示,但音符一律寫空弦音,這樣有點像指位譜(如六線譜)的做法。其實我也曾經這麼做,以為看譜的人會方便一些。但這只適用自然泛音,對人工泛就沒轍了。所以,我的建議是不管自然泛音或人工泛音,一律寫實音,也就是彈奏出來的音高該在的譜上的位置,因為這樣在創作時會比較容易,事後的樂理分析也方便。如果旁邊再標示弦和位置就更好了。但老話一句,這種事可以放給演奏者去做。

台南舊書店吉他編曲2.jpg

【2014/03/01(六)南部場:台南府城舊書店─摘自陳永鑫FB

二、調性的決定:

透過旋律的位置來決定調性。如果考慮在第1、2弦上演奏旋律,而旋律音域滿大的時候,利用空弦低音或甚至調定弦,都是可以考慮的。這樣可能就會跑出A大調、A小調、D大調、D小調、E大調、E小調等幾種。例如,我們以「思慕的人」的簡譜,試著跑一跑幾個調,看看彈單音有什麼效果。

三、讓我們再看看節奏的定義:

節奏 (Rhythm)是音樂當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因為有節奏的存在,將音符有規律地組織起來,使音樂不會雜亂無章。節奏是一個廣義的名詞,包含了音樂當中與時間有關的所有因素,例如拍子 (beat)、小節和強弱音位置等。概括來說,節奏可具體地分為兩大部分:節拍與速度(tempo)。節拍 (meter)是一種被規範的拍子律動,由固定順序之強音與弱音的組合,而形成的有組織之反覆進行。小節(measure)就是將這些有規律的節拍,以最小的單位基礎區分開來,以小節線 (barline)劃分這些規律的強拍與弱拍進行。

拍子 (beat),猶如音樂當中的脈搏,是構成節拍的最小時值單位。這個最小時值單位,可以是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甚至是更小時值的音符,如十六分音符或三十二分音符等。一首樂曲的節拍,是以拍號在五線譜表上面標記的。拍號的格式,是以分數的形式標示速度(tempo),是決定節拍演奏快慢的依據。節拍的快慢,是音樂風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同樣的一首曲子,若是以較快速的演奏,可能呈現出比較輕快而舞動的風格;相反的,同樣的曲子若是以比較緩慢的速度演奏,所呈現的感受就是比較抒情而內斂的。在一首樂曲內,可以選幾個節奏來變化一下,不過,也可以增加層次感。

四、決定和弦:

看完了節奏,我們就再想想和弦。我們可以,以1小節為原則,找出這一小節的和弦;或者用樂句為單位,看看有沒有辦法用樂句裡的音符當作找尋和弦的根據。建議先以1小節為準尋找和弦,再考慮1個小節內是否可能出現和弦連接、轉換。接下來整個樂句再聽一遍,看看是否順暢。如果是,我們可以再修飾一下。我們常見的大調和弦、小調和弦和屬七和弦,如果嵌入一些和弦外音,或者將2個和弦併起來,或採用替代和弦的觀念,那麼,你寫出來的音響就會更豐富有趣了。

五、一首曲子還要注意下面幾個地方!

1.前奏:要考慮以樂曲的動機為基礎,編寫前奏。如果原曲有前奏,可以參考運用。否則(或者不合你意)就自己寫。有些時候會聽到演奏結束前樂句或樂段當作前奏,雖嫌老派,卻不失工整。

2.間奏:以銜接樂曲為原則,考慮與前奏的關係。也可參考原曲的間奏。→實例:好玩又厲害的間奏-『長崎蝴蝶君』

3.層次:歌曲改編長必須重複,請讓每次重複都有些不同,而且如果可以的話,讓音樂有「濃淡」、「鬆緊」的效果最好。

4.變奏:轉調、變化節奏都是有趣的變奏法。可以讓老歌變新曲哦。

舉辦編曲作曲研習活動,讓大家一起交流與分享音樂更深處的奧秘與趣味。從音符中找到心靈的安詳、寧靜、意境與創意來克服困難,更讓我們光彩四射,充實音樂領域,希望這次的活動大家有一個豐碩的成果

台南舊書店吉他編曲1.jpg 

【2014/03/01(六)南部場:台南府城舊書店─摘自陳永鑫FB

這次吉他作曲編曲研習,以陳永鑫古典吉他改編作品集,台灣歌謠主題練習曲:草腹仔弄雞公、望春風、港都夜雨、河邊春夢、天烏烏、桃花過渡、孤戀花、四季紅、桃花鄉、Tiutiutang、望你早歸、月夜愁、滿山春色、桂花巷、茉莉花(Jasmine)for two guitars、

Mozarts Piano Sonata in C,K.545、五勝佛…等。實務介紹說明每一首曲子的特色與編輯的動機以及作品的解剖分析。老師在課堂上引述和激發我們學習的動力和興趣。善用發揮雙相溝通。營造輕鬆、開放、愉悅、尊重的氣氛。教材的呈現活潑生動有變化,符合我們的能力。達成有效的學習效果。

  以上本篇文章摘譯「陳永鑫第一屆吉他作曲編曲研習營」課程內容分享,因為篇幅過大,無法詳加介紹,遺珠之憾,深感抱歉!期待下一場次的課程,歡迎大家提供意見、共襄盛舉!

林正言記錄分享於2014/3/23


◎文章繼續往下一篇瀏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gen9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