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鑫於2012/12/15(六)在淡水舉辦一場「落在淡水的月光」創作發表會上,高朋滿座,共創台灣吉他發展史上重要的一頁。很高興台灣代有人才出,創作者作品分享,在編曲與創作曲透過經驗豐富的演奏者,詮釋音樂表達能力去完成作品的解說,更發揮該曲的優美、動人!因此在2014年春節過後,陳永鑫決定舉辦「第一屆吉他作曲編曲研習營」,由於報名人數踴躍,只好分三個場次進行授課。
2014/02/08(六)中部場:台中市沙鹿區深波圖書館
2014/03/01(六)南部場:台南府城舊書店
2014/03/16(日)北部場:新北市三重區長壽西街98號四樓
主辦單位:賦格吉他音樂教育中心
協辦單位:望春風吉他主題館林棟材老師、點子彈撥樂團吳天恩老師、范特西吉他室內樂團王憲陽老師。
感謝:沙鹿區深波圖書館、台南府城舊書店、范特西吉他室內樂團。
陳永鑫1968年生於台灣彰化縣溪湖鎮。高中參加古典吉他社,開始音樂的探索與自學,包括一些編曲及創作的嘗試。大學時帶領國樂團,連續2年獲得全國比賽優等獎。1991年,留學法國學習語言學,於巴黎期間開始較廣泛的音樂寫作。32歲回台,並於隔年開始語言教學工作,但仍不忘音樂創作。2004年,集結部分作品出版《新世紀陳永鑫古典吉他作品集》。除吉他作品外,尚有鋼琴、長笛等器樂獨奏及合奏曲、室內樂曲、小型管弦樂曲、傳統樂器合奏曲、台語童謠暨電子音樂等創作。
吉他作曲編曲研習營,課程心得分享
第一屆吉他作曲編曲研習營,在圓滿的掌聲中落幕了。大家秉持著對吉他音樂的熱愛與濃厚的興趣,而一起交流與分享音樂,既可交流感情、切磋琴藝,還可兼而推廣吉他音樂。舉辦編曲作曲研習活動,不僅拉近琴友之間的感情及友誼,亦可播種、也是傳承。這次的上課在熱鬧而愉快的氣氛之下學習,我們師生間的感情彼此也非常融洽。在這樣的新技能學習結合知識與實踐經驗下,產生優勢之本,我們的學習相對地也更見成效。同時讓我們提早找到自己的定位(niche),發出心靈深處最真實的共鳴,去詮釋吉他的路徑與方法。希望這次的活動,大家有都一個豐碩的成果。藉由此次活動的舉辦,盼能拋磚引玉,推廣吉他音樂,帶動學習古典吉他的熱潮。
學古典吉他的人較依賴譜曲,只要拿到譜就去彈奏,卻很少去分析曲式、調號、調性、終止式、節奏,音階進行和弦和聲的均勻分配…等等。因此缺乏即興、伴奏等能力。無論如何學古典吉他的人,必須勇於創新、多方嘗試各種可能性,多一個選擇的機會,便多一分成功的希望。突破個人有限能力、激發潛能感受音樂的意境。縱身於音樂浩瀚領域、時空,朝著其、善、美前進,是為人生音樂至高樂趣!
編曲需要具備有各種的彈奏技巧和理論知識程度,認識樂器的性能、音域,水準以上的和弦、和聲技術及節奏、音階旋律的變化運用處理。從頭至尾充分品味,瞭解譜的調性、特有風格、詞意內涵、旋律、節奏、曲式及旋律形成的和聲進行等。時常聆賞多形式音樂、解析樂曲、模仿、經驗而汲取精華樂句使用。對於樂理的闡述也力求完美、充實。仔細衡量、運思,發揮即有的功力和隨機靈感,把最適宜、妥切的音符編寫到旋律之中。若能循序漸進地研習好各樂理課程,不僅能夠學會各種吉他彈奏的技巧,也可進一步創作編曲。
編曲必須牢記多種和弦進行的可行類型,並且能以和聲的句子為基本的概念和主體架構,在編寫和弦時,靈活巧妙地去穿插、參用其餘各種和弦運用。組成一個句子有「主詞」、「述語」、「補語」等三種詞別;組成一個和聲的句子亦包括有主機能(Tonik簡寫為T),屬機能(Dominante,簡寫為D),副屬機能(Sub Dominante,簡寫為S)等不同性質作用的和弦,而寫出三種基本的連結式。一般專研吉他的朋友們在學習編寫和弦的過程裹,常忽略了去瞭解、熟悉「古典和聲學」中乃屬必修的基本連結式課程。只認識C→Am→Dm→G7等,千篇一律「可行類型」,倒不如多用點思考,將一些基本的模式、以推理方式演練達到事半功倍的效能。剛開始也許稍感吃力,但開竅之後,保證讓你經脈疏通而功力大增,很輕易便能合法、合理、知情、知趣地創作編曲的樂趣。
編曲乃是將原來已有的曲調旋律、和聲重新編排,依循原曲形式、旋律、節奏、和聲為中心精神,予以賦託新的形象,或作變奏更發揮該曲的優美、動人。當我們了解有關的樂理、知識討論及各拍子常用型態實例等各種法與節奏型態"。即可以將譜曲內涵、彈奏技藝和個人的美感認知等,加以緊密融合而表達出淋漓盡致。編曲範圍無所不包,工作繁雜、考慮因素很多。包括和聲、器樂伴奏、主奏、前奏、間奏、尾奏。如何善用樂理、樂器、技巧、人聲、曲式、節奏、樂句並集聚一堂來抒發樂曲意象。凡是萬事起頭難,有志者事竟成,琴友們可以從學習中,得知所謂基本樂理、和聲、音階等技巧開始,而後進入經驗階段,以實際體驗彈奏樂曲,爾後漸進至模仿,模仿以前個人彈奏樂曲或CD唱片上精妙樂句、曲式、和聲等等。從上述許多作品的解剖,聆聽,多唱、多聽、多想,取材是一條正確捷徑。將某譜曲熟悉得知,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體認樂曲。到最後便進入吉他創作作曲編曲的至高境地。
自然界的聲音依美學的觀點可區分為兩種;一種是噪音,其振動頻律雜亂不定,振幅、音波缺乏規章;一種是美音,有一定的頻律、振幅和音波形狀。音樂家總是處心積慮,巧妙地將噪音,創造出優美音樂,放入自已的經典作品。創作一首譜曲,大約要半個月以上的工作天,反覆尋思、雕砌。編寫一首上乘的伴奏亦須一星期左右的推敲和等候靈感。除了一般理論性的作曲技巧之外,編者在潛新埋首譜曲創作的過程裹,時常藉由前輩作品心得經驗或書本的提示,這些小小的領悟或許能帶給編曲者創作靈感,助益良多。
吉他是一項優秀的樂器,雖然無法像鋼琴將和聲完整且變化豐富的呈現出來,但是在音域、音效、音量都有其動人之處。吉他的音色柔美、婉約,音質純樸、淡雅,而且其音效在自然狀態下會漸漸消失歸於沈寂,引領我們走入遠遠的遐思綺想。述說作曲家的心酸歷程,往往必須經由學習,模仿以至於創作、表達至真、至善、至美的境地。他們總是會設定自己的夢想目標,而無懼於高度的艱困--夢想就像登山,一旦訂好目標,就要花許多時間去做專注的工作,也要用120分準備,創造出自己獨一無二的價值。扎實的底子加上無限的創意,在最後的修潤及錘鍊,才能夠成就120分的最完美曲目。吉他編曲也像藝術家們琢磨其心愛的作品一般,在初步的完成之後,一得經過幾番的修飾和調味,再求突破,將欠妥的地方加以改進。就像鑽石要經過無數次的焠煉、琢磨,累積出來才能發光、發亮,最後方能去蕪存菁後的美玉瑰寶。
提升豐富音樂人生,在個人音樂知識、理論、技巧去欣賞各不同形式、風格、人文、作家的音樂作品之外。試圖拿起筆與紙創作時,別忘了編曲所能給我們帶來的:採音符的美,體驗快樂,尋找責任,發現意義,感受心靈成長的愉悅。進行音樂藝術創作,進入美的境界,從而使我們的胸懷,修養,聽覺與視覺更上一個層次。而創造力、成就感、豐富多樣性是我們精神上積極能量的來源。
林正言課程心得分享於2014/3/23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