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春江回台的感性之旅1.jpg

施春江回台感性之旅,從台北、香港、中國大陸、再回台北、花蓮、台北、台中、嘉義、高雄、墾丁、台北。定於2012/11/25 搭機回澳大利亞。2012/11/12從中國大陸回到台北時,由我召集北部的同學與多年不見的他一起餐敘。參加與會同學:後排由左至右1→8:呂源輝、李進長、林玉海、侯根吉、吳世昌、陳水樹、林志誠、吳振輝。後排由左至右1→7:林正言、黃嘉春、施春江、Dr.Noel.Barnard、陳慶財、施煥然、何銘庫…等15人參與盛會。Dr.Noel.Barnard今年91歲,澳大利亞大學博士 班指導教授,青銅器研究專家,曾經在台灣南天書局出版青銅器相關書籍。

 

◎旅居「澳大利亞」美術藝術工作者─施春江回台的感性之旅

 

施春江出生於鹿草鄉後寮村,是一個純樸又寧靜的小村落, 這裡綠野遍地,世代務農在這裡種植稻米、玉米、甘藷、高粱、蘆筍、五穀雜糧…等。家裡人口眾多有九位兄弟姐妹,他是家中老么備受疼愛,因此,家事總是就落在哥哥、姊姊身上。雖然家境不好,但是童年過得快樂。他從鹿草國小、鹿草國中、再至國立東石高中畢業後,就離鄉背井,遠赴台北謀職,卻沒有穩定的工作。但是他對美術的創意,特別有興趣,自己懷著一股對藝術的憧憬,設定了目標,有朝一日成為一位美術藝術家,在沒有美術的背景之下,只憑藉著對畫圖的興趣,就決定報考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卻慘遭落榜的命運。無奈之下又接到國家的徵召,加入國軍的行列。在軍旅生活中,他時時刻刻無法忘懷他的藝術夢想。他懂得善用時間去充實專業科目,詳加研讀學科項目。退伍後再次報考,很幸運考上心目中理想的學校─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畢業後為了拓展自己的專業領域,於1988年遠至澳大利亞學習美術創作新知與藝術知識的動態,從而開拓觀照世界的視野。並於 1999年榮獲澳大利亞國家大學藝術學院碩士學位,而後旅居澳大利亞至今。

 

國立東石高中是培育美術藝術家的搖籃,國內知名畫家吳梅嶺老師是啟蒙美術藝術的推手,任教於日據時代東石中學期間,以近半世紀投身台灣基礎與中學藝術教育,對作畫情有獨鍾的他,在創作上更有另一層想法。透過畫展,讓有緣人看見他作品中無限的生命力。有眾多的學生追隨吳老師學習美術,吳老師本著推廣美術藝術教育,培養許多的優秀人才,至今已桃李滿天下。東石高中歷屆的校友在國內美術藝術創作上,都有傑出的表現,尤其是嘉義縣鹿草鄉的子弟們,有多位是國內美術藝術創作的佼佼者,均出自於東石高中。除了鹿草後寮村施春江之外,1976年畢業的鹿草村─黃有勝先生86年時,榮獲台灣省特殊優良教師「師譯獎」,現在全心投入藝術創作,成為專業畫家。鹿草重寮村─張忠良先生是一位淡薄名利,將書法當成生活休閒的藝術。鹿草鹿東村─陳鴻榮先生先後並獲嘉義縣70年及嘉義市83年兩度「師譯獎」,是一位美術教師;對藝術有深入的了解與研究。鹿草松竹村─林昌德先生受到當年吳梅嶺老師的指導,目前為「國立台北師範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另外黃有勝的同屆同學─於家穀校友(朴子人),當年以美術資優考上國立台北師範大學,之後;曾經擔任桃園縣八德國中校長,在美術藝術創作上,都有傑出的表現。

 

施春江是一位追築夢想的人,從小對美術有一份執著與熱愛,他總是堅持實現自己美術夢想的道路。他的美術文化帶來一股新興藝術風潮,自己的社會觀、人生經歷來詮釋藝術,將藝術融入生活中;藝術最能表現一個人的思想與認同,他的繪畫創作表現,呈現自身情感投射及折射的現代性繪畫風格,在繪畫的題材上,包含風景、靜物及人體…等。為了美術藝術,他放棄自己的事業、婚姻,遠赴澳大利亞學習就是為了要一圓他的美術夢想。只是上帝喜歡故弄玄虛,偏偏把他的感情世界歸零,呈現一片空白,也沒有遭到感情任何污染,卻施予美術藝術的生命力,最重要的是,讓他有元氣、有力量。這個動力來自他擁有不服輸的特性,還有一股傻勁與活力。他以「勤能補拙」自勉秉持著對美術的熱愛與濃厚的興趣,每日繪畫創作不輟,且極思在構思與創意上有所突破,講求計畫、嚴謹、邏輯、思維能力。他繪畫的迷人的光影與色彩的展現,迄今仍受到許多藝術家的偏愛。使用的素材、顏色與筆觸的細微特別之處。以唯美、性感與情色風格呈現,讓有緣人看見他作品中呈現出無限的生命力。

 

施春江的美術繪畫創作上,經常發現解決一個問題之後,又衍生另一個問題,使得原先的目標未能完全的達成。然而,一旦目標確立之後,就像宇宙中的「黑洞」一般,將義無反顧地吸引巨大的能量,以實踐目標。很多人滿懷羨慕的看到一個成功人士光鮮亮麗的出現,事實上,我們只看到外表而已,並不了解他為成功犧牲了多少。我們會佩服此人追逐成功的意志力,了解此人所付出的代價。人們常以成敗論英雄,成功就說他是不屈不撓,失敗了就說他是剛愎自用。能夠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無怨無悔的盡力付出,雖然未必受到別人的關注,仍然另人景仰的。成功總是比別人多等待、多忍耐,更積極的忍耐是在享受怡然自得,超越不可能的成就感。施春江用新概念來創造不少藝術作品,不同之處,在創作上另一層想法。真正體會藝術的奧妙之處。

 

施春江回台的感性之旅2.jpg

施春江偕同澳大利亞好友Dr.Noel.Barnard,回到台探親,兩天後2012/10/24來到板橋拜訪同學又是表哥的黃嘉春茶敘,並安排在板橋市銘傳街76巷7號─甲子園臭豆腐餐廳用餐。品嚐不同口味的臭豆腐,要吃天然健康的臭豆腐,其認知來源與作法,是來自於宜蘭好山少水的地方,用藥草、茶葉、蔬菜…等,自然發酵益菌比優乳多可生食且可促進腸子蠕動。畫面中的這位女士朋友,是大愛電視台於今年初上檔的大愛劇場節目,「愛的界限」戲劇中女主角本尊─海華,也就是陳來好師姐。她與黃嘉春同學都是慈濟人,因此介紹來此用餐而結緣。

施春江回台的感性之旅3.jpg

有些老同學與施春江自1977年畢業後,就沒有見面,直到今天的場合,大家彼此相見歡,見面的那一刻,真是喜出望外,互相擁抱,感人的那一場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直到分手的時刻又是依依不捨,憶起讀書那段甘苦求學的日子,那個行影總是在腦海裡浮現著,都有說不完的故事,期待下一次同學會相約於台中見。

施春江回台的感性之旅4.jpg

老同學相見歡,把酒言歡,滔滔不絕,暢所欲言,共享歡樂的時光。同學們盛情難至,有談不完的話題,直到有些老同學帶著微弱的醉意,只好高唱歡樂頌,協助他搭乘Taxi回到溫暖的家,留下一樁美好的回憶!

施春江回台的感性之旅9.jpg

施春江住在那很有感情的鹿草,要畫出自己的故鄉,在澳大利亞期間,思念著自小成長的地方,他的腦海裡時時刻刻總是浮現出兒時的場景,他將鹿草後寮村的景物,使用的素材、顏色與筆觸的細微特別之處以特色來介紹。作品散發濃濃風情自然與農產物-稻米的成長過程呈現出。這次回台之旅,將這幅「鹿草後寮─稻香之米」的藝文美學作品帶回台灣,由黃嘉春同學以高價收購典藏於自家公司。

施春江作品《Beyond the 'Reading of Tea cups' (op.# 0108) 》、《The tea trees for the 2000 #1 》、《Beyoud the Reading of the Tea Cup - Water #1 》、《Erehwon 2009 》,繪畫的題材作品上,筆筆是物,物物是筆,油畫素養精進,將藝術融入生活中。此創作圖畫,在構思與創意上,結合印象派、立體派美學,令人印象深刻。

施春江作品《A world of cups #2 》、《The Mandrin Ducks #1 》、《Little Terns Return 85c m x 65c m Oil on Canvas》他迷人的光影與色彩的展現,用新概念來創造不少藝術,加入裝飾性的表現效果及構圖突出,無拘超凡的畫風,將畢生精力的創作主題,發揮的淋漓盡致。

施春江回台的感性之旅8.jpg 

施春江回台的感性之旅,行動列車駛到嘉義鹿草。回到故鄉主要探視親人並與童年的玩伴及同學敘舊,看到離別多年的老同學退休後,回到家鄉建造美輪美奐的農莊別墅。卻激起他回鄉定居的動機。在嘉義─由莊清謀、陳仲仁、呂銘珍、余木發幾位同學在朴子的餐廳設宴款待。

林正言  寫於2012/11/1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gen9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