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察.jpg  

【台灣吉他學會】專訪鄭文察老師

 農家子弟的鄭文察先生,1950年出生於彰化縣秀水鄉,祖先歷代務農,父親承襲著祖父留下來的田產,在自己家鄉從事農務工作。兩位哥哥自小功課非常優秀又傑出,退伍後就考上公務員,進入公部門上班。然而鄭文察老師的性向卻偏重於木雕製品的手藝,志向自己成為一位木作工藝家。當他就讀於鹿港初中時,經常逃學去看木工師傅雕刻,初二結束,便輟了學。他為了理想與抱負,隻身北上熟悉大環境。剛開始在台北語文補習班上課,學習日文會話能力。爾後;因為自己喜歡音樂,就到樂器公司當學徒。這家樂器公司專門從歐美、日本…等地,代理鋼琴、電子琴、提琴、吉他、長笛、豎琴、口琴、直笛、雙簧管、巴頌、薩克斯風…等樂器。除此之外鄭老師還兼具樂器維修、保養工作。年輕的時候,他熱愛鋼琴音樂,民國62年自己首次進口一台名貴,德國「史丹威鋼琴」,當時市價約新台幣壹佰捌十萬元。至目前為止;他收藏兩台名貴鋼琴,放置於家中,台北─彰化兩個地方。他期望有一天,遇到有緣人,願意將釋放出來。

    茲因為當時進口樂器關稅較高,消費者必須額外負擔財力,因此觸動他製琴的念頭。之後他開始搜集製琴技能的相關專業書籍與資料,並接收西洋製琴技術,也請益專業人士製琴的工法、流程。並開始自行去製作與研發。鄭老師本身具有木匠技能,加上他在樂器維修、保養工作的基礎,熟悉高級琴的材質與特性,本身又是一位「鋼琴調音師」,對於樂器方面的音色、音質、音韻具有敏銳的聽覺。因此鄭老師就決定展開他的製琴生涯,首先他對於製琴的選材,特別慎重與要求。木質材料挑選成長千年的木材,必可耐用千年。茲因某些因素;常因產地之土壤、氣候或日照的不同,相同材料之材質亦各具特色。琴是一項極高的藝術和專業技術,需要由經驗豐富的製琴家親手製作。木料以產自歐洲之楓樹為架構,如木紋多變的鳥眼楓木,具有璀璨燦亮麗的虎背紋、婉約之美的水波紋等。另有進口高級杉木、紫檀木…等材料。

他的原木備料多數留置於台北市社子木材工廠,等待乾燥、切割、存放,再運送到新北市中和住家與彰化縣秀水老家的製琴工作坊,分兩地不同等級階段施作。剛開始製作高級古典吉他,風評奇佳,深獲琴友的讚賞。他的吉他樂器大多數由國內愛琴人士購買,少數外銷國外。當年製琴全盛時期,生意奇佳,都是由卡車載運出貨。之後網路資訊業發達,年輕人興趣轉移,吉他不再是他們的最愛,無形之中;影響吉他生意的供應量。在過去70年代校園吉他風行,學生們為之瘋狂,幾乎每人抱著吉他自彈自唱、自怡娛樂。幾乎沉醉在吉他伴奏歡樂的歌聲中,也因此提高樂器行,吉他銷售量。由於時代的變遷,加上資訊網頁的發展。現代的年輕人,沉迷於資訊網路的快捷與KTV歡唱,校園吉他不見了。在經過市場的衰退期與社會風氣轉型,時代潮流變遷,鄭文察老師開始思考他的未來,便決定跨行製作小提琴。

    茲因鄭文察老師小時候,就展露不凡的音樂天賦,從吉他的外銷製作到小提琴的專研。深知小提琴是一種很難的樂器,也是提琴樂器中體積最小,音域最高絃樂器。四條絃間的關係有五度,音域高達四個八度,音質會更哄亮。小提琴全長約60公分,音色優美而細膩,在管弦樂團中是非常重要的高音弦樂器,時常扮演主旋律的角色。鄭文察老師根據一項物理實驗的研究顯示,「音波」可以影響、牽動人的情緒與喜愛,歷經琴弦撥動後的無數感動,堅持使用最好的材料極富創意巧思的「慢工出細活」。雕刻完成後,再修飾篩選、上漆、裝弦、調音、組合,因此,一把上等手工琴的產生過程,絕對是兼具實用與欣賞價值,件件都是精心的創作。手工製琴的最高境界就是「量身打造」,依照本身的個性、喜好,製作一把屬於自己的音波,琴聲。打造出專屬大、小提琴,外銷歐美先進國家。製琴中也有些偶然性,不能保證每一把都是好琴,發音的過程、琴弦的角度,亦反映出加工與裝配的專業,當琴弦的震動傳至琴橋再傳到面板,經過共鳴箱內的音柱傳至背板,完全共震後經由F孔傳出,即可拉奏出好的樂音了。

之後,鄭文察老師陸續製作中提琴、大提琴、偶爾接受客戶訂購,製作中國琵琶樂器。過去2、30年間來;鄭文察 老師為外商代工製作小提琴約5萬把,他的產品在國外銷售口碑非常好,讓他信心大增。他曾經到歐美旅遊、走訪,偶而發現自家手工產品,既喜且驚。喜的是自己的小提琴,能和國際名牌並列,擺在大規模樂器行展示中心。驚訝的是,他的手工琴,售價比原先交貨價差多了3、4倍。這無形中給予他的肯定與認知,為了建立特殊風格,選用上等的材料是他的目的。他說一些硬質木材所造的小提琴,比起歐美軟質木材造的,琴聲來得更加悠揚。鄭文察老師對於以自家小提琴產品為傲,年紀漸長,越來越想要在他製作的小提琴上留名。但是經過專家學者提議,如果想要有自己品牌,可以考慮買下一個小廠,以義大利品牌回銷台灣。鄭文察不同意,他要讓外國人曉得小提琴是台灣製造(Made in Taiwan),而且是出自他手中的優質產品。
      鄭文察老師沒有顯赫家庭與學歷的背景,但是他有一股毅力與耐力,對於自己的「態度、行動、和堅持」保持原則,這是讓他製琴事業起飛的關鍵!為了達成目標,他就想辦法,調整策略,也就是說;他的成功就不斷地調整步伐,改變方法。從他開始製作高級古典吉他到小提琴的跨行轉變。而後,陸續製作中提琴、大提琴、偶爾穿插製作中國琵琶樂器。都以敬業精神,來完成目標。但是好景不常,遇人不淑,曾經遭到同業倒帳,讓他失去原有的信心。美好的源頭,總是痛苦的。要想「走在顛峰」就得更小心,在平步青雲時,更要「居安思危」。鄭老師為此消聲匿跡,沉悶一段時間後,決定逆著強風,迎向人生,再次挑戰。如今鼓起勇氣,撥開心中恐懼,不再有阻礙了,他的心也頓時輕鬆自在!他將調整經營策略,首先將庫存量慢慢出清,同時也暫緩他的生產量。現在的他,仍然是台北─彰化兩地跑,只希望剩餘少量的高音、兒童吉他及二十幾把古典吉他,還有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期待有緣人來共襄盛舉。現在的鄭文察老師,成功與否,都是過去他所經營出來的結果,未來的他,需要更加努力積極向上的動力,將製琴生命揮灑的更豐盛、更多采多姿。

◎口述:鄭文察老師執筆:林正言先生。校閱:陳彩蓉小姐。

    採訪者:台灣吉他學會常務監事—陳彩蓉小姐,

台灣吉他學會理事—林正言 先生。  

採訪時間:2012/1/11(三)下午16:00pm於新北市中和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gen9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