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6 五月份廣告.jpg  

手工吉他之極品,歐威亞吉他一支能滿足古典吉他愛好者好吉他,從初步者到演奏家,使用之吉他,即精心打造歐威亞吉他,力壓群雄、物超所值、音量宏大、穿透力強、傳遠性佳、終生保用、由吉他大師西班牙大衛.羅素(David Russell)、烏拉圭.費爾南德茲(Eduardo.Fernandez)、日本福田進一(Shin-ichi Fukuda)共同見證。

48大衛見證海報大.jpg  

Camilo先生於2004初透過David Russell之推薦,由維也納Viena為中心,向歐洲銷售Ovia吉他。

47與大師們.jpg  

Frank Coons大師對Ovia吉他推崇備至,2004年11月四川音樂會學院大師班使用Ovia吉他。Anna對Ovia,OC200之評價甚高、音質清晰、手感佳。

歐威亞-120x88拜爾海報1.jpg  

Gregory Stuart Byers於是當代美國最優秀的製琴家之一,2002年3月陳友佳先生本人飛赴美國舊金山,向吉他製作大師葛瑞格利•拜爾學習制琴工藝。

拜爾工作室02.JPG  

陳友佳先生在美國舊金山,葛瑞格利•拜爾Gregory Stuart Byers吉他工作室學習製作吉他之實地狀況。

拜爾工作室01.JPG  

「歐威亞吉他」製琴工坊在中國的成長歷程。

       專訪:陳友佳先生

   吉他音樂是人類理性和情感的高度抽象,它把喜怒哀樂用音色、旋律、節奏及和聲表現出來,往往使人從瑣碎的平凡生活中提取出閃光和高尚的情緒,從而蕩滌人們的靈魂和思想。吉他從阿拉伯起源後,經歷了無數次的改革和變化,這其中結合了演奏者和製作者們,對於完美的不懈追求。由衷之言;吉他製作是物理和音樂高度的結合。追溯古典吉他的歷史,可以說比小提琴、鋼琴還要悠久。大約在公元前1500年就出現吉他雛型的彈奏樂器,到了公元1200~1500年吉他就開始萌芽,從十六世紀的比維拉到十七世紀的魯特琴時代。爾後以五條複弦的西班牙吉他出現,才確立吉他音樂,此後,在1800年前後,六條單弦吉他的黃金時代,經由蘇爾、朱利亞尼、阿瓜多…等的時代,再由泰雷加(1852~1909) 確立吉他音樂基礎。從此古典吉他的製作進入繁盛的二十世紀。數以百計的製琴家探索追求更完美的音色。更舒適的彈奏性,更深入的投射性。他們勇敢的嘗試新的材料、結構、規格,有的甚至顛覆了傳統的製作觀念。其目的是為了提昇古典吉他的舞台更加絢麗多彩,美妙迷人。

 歐威亞吉他股份有限公司,是由「臺灣企業統億轉寫印刷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 陳友佳先生於2000年9月15日在中國廣州成立的關係企業,發展至今,歐威亞公司在手工古典吉他製作上,主要行銷國際市場,其次內銷中國及台灣。吉他製作上,在穩定中求發展,日趨成熟之後,已擁有完整的 “演奏型”和“玩家型”吉他系列。為提升和滿足廣大的吉他愛好者,自2010年起,歐威亞另開發了多達百餘種的普及型古典、民謠、電吉他和電貝斯。歐威亞吉他創辦人陳 友佳先生,出生於新竹縣新埔鎮純樸的客家莊,具有刻苦、耐勞、勤儉的本質,自年輕時起,即喜愛吉他音樂,也彈奏一手美妙流暢的吉他音樂。尤其在爵士樂與電吉他上,更是經典創作之高手,在中國的網站可以瀏覽到他彈奏的音樂。年輕的時候,陳先生第一次聽到表弟彈奏吉他時,就被吉他的琴聲迷住了,從此熱愛吉他音樂,並拜表弟為師開始學習吉他。當時陳先生的另一個堂弟也因受日本小林旭的電影影響,買了一支吉他,且常在工作中彈奏,叔父是一位嚴 肅的生意人,認為堂弟未專注家族事業,因此二話不說,就把堂弟心愛的吉他摔得稀巴爛,那支美若仙女下凡的吉他,瞬間,只剩下琴柄和一堆雜亂捲曲的琴弦,堂弟從此不再彈琴。陳友佳 先生撿起那支支離破碎的吉他,並安撫了堂弟支離破碎的心後,用當地的松木,加上做木工的小學同學之指導,用燒豬食的尖頂大鍋,將刨薄的松木煮軟、成形…重新製作了一個琴身,口輪花是用聯合國的徽章做成的,並寫上”和平之聲”,雖然那支吉他因為歷經數度的搬家已不知去向,但想再重新製作吉他之念頭卻未曾停過,魂縈吉他夢約40年後,2000年陳先生決定開始製作吉他。為了獲得更多的製琴資訊,這次製作吉他,陳先生專程拜訪一位吉他工廠的全能師傅,請他協助規劃吉他廠,該師傅的建議,是以團隊分工合作的生產作業方式,來生產高級琴。經過半年的時間,製作出來的吉他,並不如理想,跟一般的量產琴差不多,沒什麼特色,不像高級手工琴。

為了製作自己心目中的吉他,陳先生將歐威亞吉他工作室重新規劃,以符合手工吉他之製作,從規劃到生產,雖然為期極短,但在工具、模具、刀具的製作、改良,技師的養成、訓練,材料之選擇、測試,力木結構設計,黏劑、膠水之試驗,卻花費了長達兩年時間。這期間,陳 先生的許多琴友們,提供了許多好建議、說明、甚至還有完整的圖面設計或提供國外名琴給陳先生做參考,綜合其內容,好吉他不外乎要具有宏大的音量和良好的遠達性與穿透力加上好的手感…更進一步的追求是能具有爆發力和情感表現力、飽滿、對比度更高、色彩更豐富細的聲音,更長的延長音和殘響。吉他的設計製造應致力於製造出一種晶瑩剔透、層次清晰、具有均衡感的音色…。

 對於琴友們提供給陳先生的”好吉他的條件”,陳先終於開始覺悟,只有求助於專家才能製造出”好條件之古典吉他”,“閉門造車”只會浪費時間,自欺欺人,做不出好琴。就在2001年經由國內著名吉他演奏家葉登民先生的協助下,前往日本取經並透過臺灣建築師闕先生之引薦,認識了日本製琴大師─松村雅亙和日本名畫家─中島裕司。這兩位藝術大師,給了他很重要的啟示和溫馨的鼓勵。之後再次接受葉登民先生的建議,於2002年3月飛赴美國,向吉他製作大師葛瑞格利•拜爾學習製琴工藝。陳先生學習到吉他製作的細膩流程和許多突破瓶頸的方法及工藝。從2002至2007年,陳 先生五度前赴製作大師葛瑞格利.拜爾(Gregory Stuart Byers)的工作室,向拜爾大師學習,帶著自己手工製作的吉他,由這位大師面對面地做細膩的評鑒及工藝、技術傳授事宜。拜爾先生說:「完美是沒有止境的」,這和陳先生所說:「追求完美永不休止」的理念,不謀而合。他表示:如今,十個年頭過去了,我們雖在製作過程中遇到的許多瓶頸問題,都一一找到了解決的製作方法和工藝技術,所製作的吉他品質也獲得許多老師和專業人士們的喜愛及好評,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能耐的挑戰卻仍然呈現在眼前和腦中,有待追逐與突破。

  陳友佳先生說:吉他製作工藝的道路相當漫長,企業的經營者除了要對吉他的製作和銷售有足夠的熱情之外,更要投入心力、財力和時間,持續的關注吉他教育及吉他演出活動之發展,使吉他製作、銷售、教育、演出,成為完整的吉他產業鏈,讓吉他生活化、普及化,讓吉他成為全民重要的人文活動,這樣,吉他產業才算完整,才算成功。

     陳友佳先生為了凝聚吉他愛好者,相互交流,促進聯誼,分享琴藝而在中國東莞成立「台商吉他聯誼會」,讓許多人曾彈過吉他,現在想重新拾起吉他,找回昔日吉他夢想。或是新人想學吉他。藉由陳友佳 先生本人從事吉他教學工作之經驗,將此經驗分享給吉他愛好者。其成立宗旨: 一、成立吉他教室。二、舉辦吉他講座。三、經常在會址舉辦小型吉他演奏會。四、到友廠做吉他演奏訪問。五、到友廠做吉他教學活動。六、參與、配合台商協會各項活動。會員資格:只要是吉他愛好者,無論有無吉他彈奏經驗,皆可入會。會員權利:享有參加各項活動之權利。由此觀之;陳友佳先生從喜愛吉他音樂到彈奏吉他,進而製作吉他到成立吉他聯誼會。都是秉持自己的理念「築夢--持恆、持守持續的行動」,唯有務實工作,才能走出自己的路,也才能讓自己更像自己!陳先生說:年輕時,他花了很長時間儲蓄才存了四萬多元,買了一支Hofner德國吉他,因此自他從事吉他製作時起,就有個心願,要製作出人人買得起的好吉他,更要讓人有物超所值的感覺,吉他又是一個很脆弱的樂器,萬一不小心碰壞,他要想辦法將它修好,所以,陳先生做出勇敢的保證,那就是,”歐威亞吉他終生保用”的服務承諾,讓擁有歐威亞吉他的琴友,更安心擁有,並都成為陳先生的好朋友。

    林正言 寫於2012/5/30

    本篇文章專訪內容;由陳友佳先生口述說明及現身說法,提供寶貴的資料與大家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gen9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